Categorie: 台味觀察室
台南香腸熟肉:從點心到宴席菜,府城巷熟肉的做切型態【小吃原產地。vol.7】

香腸熟肉(Ian-chhiân se̍k-bah)這個字源自台語的「醃腸熟肉」。它不是一種食物的名稱,而是一種代表「手工做料」的小吃店。
台南飯桌文化|不只有人情味還能「攪鹹」?開桌的點菜秘訣。

飯,指的是白飯或者肉燥飯;桌,指的是飯桌風景;吃飯桌仔則稱之為一起吃飯的人。
台南米糕:每樣食材獨立製作,食用前再裝成小碗【小吃原產地。vol.6】

台南有一種糯米淋上肉燥的小吃就叫米糕,卻與台灣人認知的米糕長得完全不同...
蔬菜、慢熟、冰鎮、厚片”滷”排骨便當:搭台灣鐵路你不能不吃的美味!

台灣鐵路便當源自日治時期,日語的弁當(べんとう)則源自於南宋時期的便當。
台式馬卡龍其實叫做「小西點」或「牛粒」:關於台灣的甜點小事

有很多人認為「台式馬卡龍就是源自法國馬卡龍」,不過,我們曾在《你吃過台灣的「西點麵包」嗎?只有台灣才有的混血麵包大揭秘!》文章中,討論了1970年廣為流行的西點麵包店...
超「台」麵包清單:蔥花肉鬆捲、螺旋巧克力、炸彈奶酥連外國人都知道!

相比歐洲主食的硬式麵包,柔軟又濕潤的台式麵包仍然是許多台灣人的最愛,還是從小吃到大的口味,這次就來整理屬於台灣味的麵包系列。
你吃過台灣的「西點麵包」嗎?只有台灣才有的混血麵包大揭秘!

說到台灣麵包,相信許多人都會想到最代表性的蔥麵包或肉鬆麵包,到底什麼是台灣麵包呢?和現在新開的麵包店有什麼差異?
高雄燒肉飯:有炭火香的肉飯,其實是高雄限定口味!【小吃原產地。vol.5】

雖然北部有所謂的烤肉飯,相當接近高雄地區的燒肉飯,但在煮好的白飯上鋪著燒烤肉片的吃法,確實為高雄當地所盛行的一種料理,與鴨肉飯並列為高雄特色小吃。
高雄雜菜湯:單獨完成七道菜,結合成一道新菜【小吃原產地。vol.4】

根據老一輩人的說法,這道夾雜著喜氣、人情味與凝聚力的雜菜湯,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辦桌菜,是聚集了各種不同食材的鍋物,與佛跳牆很類似,但卻更考驗功力。
鹽埕魚肚漿湯:虱目魚肚裹純魚漿的大碗小吃【小吃原產地。vol.3】

它是虱目魚的代表料理、鹽埕的日常早餐,而且比台南虱目魚粥更具在地性,因為只有一家有賣,魅力之強大,不是人人擋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