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陶的身份上,你可以看到Cloudia充滿想法,策展時的她,換一個全新的自己去做企劃。
2022年,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正式出版《Town Kaohsiung 高雄小鎮指南》,由「極誌文化」主責內容企劃及視覺設計,採用書本式「翻頁」結合摺頁式「大開頁」,企圖讓在地人重新認識高雄,成為外地人的實用指南。
店裡從來沒有公版可以參考,因為不是版型才有衣服,而是因你的身材才有版型。林冠延說:她會根據客人的領口、胸圍、腰圍量身訂製,記錄顧客獨一無二的版型。
以店中店:一間美髮店+一間甜點店,專心做自己與自己競賽的創業之路,連同媽媽的美髮店一起形塑別人替代不了的生命風格。
我很清楚地知道飾品有很多人在做,但大多是批發商。當時我就想走一條「你在別處買不到相同飾品」的手作之路。
工藝星球以知識為切入點,製作一個「梳理基本知識、統整繁雜資訊並進行系統化編輯」的長效計畫——《工藝本識》
以「從選物到探求」為核心,瞭解材質、瞭解製程、瞭解地方工藝的從前今時,規劃三大主題:
物料專書(Material)、
工藝製造(How to Make)、
從前工藝(Past&Future)。
《工藝本識》
香蕉絲是取自香蕉植株的假莖的韌皮纖維。
屬於台灣的噶瑪蘭族的纖維工藝,從砍伐假莖、剝取葉鞘、洗淨日曬到編織,因其天然分解的材料和獨特取纖技術成為世界上的珍貴工藝。
歡迎訂閱
《工藝本識》
工藝星球編輯部將在最新發文日子向您發送電子郵件!
THE LATEST SHOW
看看最新的展覽,讓看展成為日常。

展覽日期|2025年8月30日(六)至11月30日(日)
展覽時間|09:30-17:30(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104-105 展覽室)

展覽日期|2025年3月29日(六)至6月29日(日)
展覽時間|09:00-17:00(週一公休)
展覽地點|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1B展廳
台式馬卡龍其實叫做「小西點」或「牛粒」:關於台灣的甜點小事
有很多人認為「台式馬卡龍就是源自法國馬卡龍」,不過,我們曾在《你吃過台灣的「西點麵包」嗎?只有台灣才有的混血麵包大揭秘!》文章中,討論了1970年廣為流行的西點麵包店…

MATERIAL
從原產地的風土到栽培,辨識與找出材質特色與自我喜好。
黃槿是一種耐鹽水、耐風、耐濕熱的韌皮纖維作物,是海洋產業製作捕魚繩索、漁網、漁具的理想材料。
孟宗竹是一種以食用竹筍為目的經濟竹種。
我們常說的「冬筍」與「春筍」指的都是孟宗竹之幼筍。
黃麻的葉子具有食用價值,是台灣中部地區代表性的食材,當地農民會去除葉脈,以搓揉去苦味,加入甘藷、吻仔魚成一道夏季湯品「麻芛湯」。
「蓪草」雖有草字,但從植物學看,蓪草仍然是一種樹木,為木本植物,統稱蓪草樹。這種樹幹內層的髓芯可加工製成所謂的蓪草紙。
HOW TO MAKE
從材料處理到雙手生產,如何製作工藝?
所謂「編織竹器」,是以細長的竹篾條為材料,經由挑壓交錯進行編織器物的一種竹材工藝。在日治時期稱為竹細工,始於精細工法的一種代名詞。
釉藥中的「釉」是指如礦物表面玻璃般透光的「玻璃質薄層」,這種薄層有三大優點:第一,防水性,二,裝飾性,第三是延長使用期限。
什麼是蓪草紙?
蓪草紙(pith paper)是髓芯(pith)與紙(paper)所組成的詞彙。蓪草紙則是使用一種名「蓪草樹」的樹木髓芯,用刀子削成薄如透光的紙張,本身即柔軟和充滿彈性,而蓪草樹又稱通草樹。
螺鈿,又稱為螺填、螺甸、鈿嵌、陷蚌等。「螺」,指的是名詞的「螺類」,如海螺、田螺、貝殼等具有螺旋形狀的外殼;「鈿」唸作”ㄉㄧㄢˋ”,指的則是動詞的「填入」。「螺鈿」也就是填入螺類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鑲嵌貝殼。
Local Stories
認識工藝產地的故事,愛惜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蔬菜、慢熟、冰鎮、厚片「滷」排骨便當:搭台灣鐵路不能不吃的美味!
說到便當,就想到現代鐵路。對生活在的我們來說,坐火車吃便當是旅行的必做清單,但對老一輩的台灣人而言,卻是一件充滿鄉愁的事,就好比一邊求學工作、服兵役,要么遠嫁他鄉,離鄉背井,出遠門去完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HERE
在這裡的工藝、地方景觀、空間、食物、歷史和文化
高雄鼓山區被豐富的大自然所包圍,有優美的水岸、三面環山的景色,還有生活感強烈的城市美術館。
「見城之道」是1684年清代的鳳山縣縣城的範疇,這是一條以『廊道』象徵『縫合』的公共藝術,與優美綠蔭的龜山步道連接。
記是由家族賣便當的詹老闆負責菜品製作與家族賣魚的太太負責食材知識,各司其職,在每日凌晨採購鮮魚和蔬菜,給人一種新鮮又溫暖的感覺。
左營舊城的見城館於2018年開放,以動態演繹了各種時期的台灣人的生活和舊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