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台灣工藝:竹材工藝

台灣的竹材工藝,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了,當時的台灣原住民依靠剖竹製竹來自給自足,重視實用而非品質的製竹生活,而當時的竹製品屬於粗糙造型的「竹粗器」。

始於史前時代,在日治時期以南投縣竹山鎮的「竹山器」達至外銷高峰。

台灣是一個盛產竹材的地方。根據2020年林務局第四次森林資源調查報告,整個台灣的竹林面積高達 183,330 公頃,竹材數量約 15.8 億枝。而台灣的竹材工藝,早在史前時期就開始了,當時的台灣原住民依靠剖竹製竹來自給自足,重視實用而非品質的製竹生活,而當時的竹製品屬於粗糙造型的「竹粗器」。

直到日治時期,那是竹器變得精緻又細膩的重要階段。在這個時候,日本以「竹細工」為教學推廣,並以天賜竹材良地的南投縣竹山鎮為中心,開始打下精緻且豐富的製竹工藝的基礎,自日治時期,原產自竹山鎮的「竹山器」不斷外銷至日本、歐美等全球各地,一直到1987年,以佔據台灣外銷金額的20%,大約3327萬元的竹器創下巔峰,奠定了流傳後世的台灣竹藝文化。

閱讀更多詳細歷史:【產地歷史】南投竹山|竹編(細)工藝

物料百科

竹子是一種生長快速的材料,相比樹木至少20年的時間,竹子的生長速度快了5倍之多,而且砍伐竹材之後,其地下莖上的芽苞會再繼續發育出全新的竹桿,是一次栽種永續利用的生態資源。而竹子是由「地下莖」與莖上的「節」與「節間」,以及「側芽」所發育的。

地下莖上的每一個「節」相當於一個分生組織,有進行細胞分裂、延伸、分化,拉長節與節的「節間」長度的作用,屬於獨立生長的特性,是其生長快速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一個地下莖有40個節,每節同時生長,其生長速度就是別的植物的40倍;「側芽」是指是再生能力的根源,作為繁殖生長的主要部位;至於「地下莖」是用來分類竹子型態的,這是一種竹材生長的標準,表示每一種竹種是獨立生桿,還是密集生桿。以下介紹6種台灣不同地下莖型態且常見的經濟用材點擊圖片連結有詳細補充)

而地下莖型態可大致分為二大類型:直立型、匍匐型。

  • 直立型:正如其名,是指由豎直的主莖所繁殖出的支莖,主莖與地上竹桿相連,新的支莖則從主莖的側芽長出來,因此出土後的竹稈密集叢生,又稱「叢生竹」,像是麻竹、綠竹、長枝竹、刺竹。
  • 匍匐型:俗稱竹鞭,有如鞭根般的細長,這是利用橫向匍匐生長的特性所繁殖出的大面積的支莖,再從不同支莖的側芽長出竹桿,因此竹稈與竹稈的距離分散,又稱「散生竹」,像是孟宗竹、桂竹。
竹料
長枝竹
竹種
叢生竹
桿高
6 – 20(m)
直徑
4 – 10(cm)
節間長
20 – 60(cm)

以「抗風林」、「竹編工藝」為用途。

由於長枝竹具有抵抗強風的特性,因此廣大栽種可用於農業的防風林。而竹節間可達60公分的長枝竹,也常作為竹編工藝來替代桂竹的不二選擇。

竹料
孟宗竹
竹種
散生竹
桿高
4 – 20(m)
直徑
10 – 20(cm)
節間長
5 – 40(cm)

以「食用竹筍」為目的經濟竹種。

我們常說的「冬筍」與「春筍」指的都是孟宗竹之幼筍。

竹料
桂竹
竹種
散生竹
桿高
6 – 20(m)
直徑
5 – 15(cm)
節間長
20 – 30(cm)

製作「竹編工藝」的最佳材料。

它有厚薄適中的竹肉、竹節間長達30公分,彈性與韌性兼具,能夠反覆彎曲、易於劈篾,同時以表面光滑、竹皮細緻而聞名。

竹料
綠竹
竹種
叢生竹
桿高
6 – 12(m)
直徑
3 – 12(cm)
節間長
20 – 35(cm)

以「食用竹筍」和「庭園造景」為典型竹種。

綠竹之名自然是來自竹桿的青綠色澤,它是庭園造景和綠籬笆的典型竹種,也是人們最熟悉且最受歡迎的綠竹筍。

竹料
刺竹
竹種
叢生竹
桿高
5 – 24(m)
直徑
5 – 15(cm)
節間長
13 – 35(cm)

製作「竹管家具」、「抗風林」的代表竹種。

與長枝竹同屬莿竹屬,也是防風最佳竹種,由於它非常堅固、易於種植, 通常在荒地就可自由生長,是製作「竹管家具」的代表竹種。

竹料
麻竹
竹種
叢生竹
桿高
25 – 30(m)
直徑
12 – 20(cm)
節間長
20 – 70(cm)

以「食用竹筍」和「竹葉包粽」為應用。

麻竹葉作為台灣最大宗的粽葉, 因其不易沾黏的特性,質地強韌又耐水煮,充滿竹葉的清香氣味,是南部粽、甜粽的主要粽葉。

工藝製造
竹工.
竹篾工藝
工藝製造|如何製作竹篾(點選閱讀詳細內容)

竹篾,就是將竹子劈成細長的型態,作為竹編工藝的材料。

竹工.
竹編工藝

將管狀竹子剖成條狀竹篾之後,就能透過竹器的應用情況,決定不同的編織手法。 一般來說,編織型態可分為兩個大類:密編和鏤空編。前者自然是呈現緊密的編織紋路,大多應用於小型物品不易掉落的使用情況;後者以鏤空表達更明顯的圖紋,可以放置需要通風以及體積較大的物品。 編織方法:平編、斜紋編、梯形編、回字編、六角孔編、三角孔編、輪口編為七種基礎技法,再變化出無數種編法。

竹工.
竹編工藝
工藝製造|如何編織竹器(點選閱讀詳細內容)

以竹篾來編織出一件作品,基本分為四大步驟:「編底」就是編出器物的底部;「折角」從平面變成立體的轉角步驟;然後是作品側面的編織「側編」;在作品完成後,收整最上面的竹篾,使其作品更加美觀和邊緣整齊,稱為「收緣」。

⚠ 以上圖片、插畫、文字為極誌文化版權所有,若有商業授權需求請寄信至極誌文化洽詢。
Share your love
工藝星球
工藝星球
Articles: 84


\全台最新工藝展覽/活動投稿/

歡迎各大展覽、活動策展人與地方特展,投稿關於您們的相關資訊
工藝星球免費刊登在「The Latest Show」欄位,
希望提供給在台灣各地旅行與在地人一個知道當地哪裡有展覽的最新情報。

投稿資訊

  • 投稿郵件 [email protected]
  • 投稿標題 請輸入以下格式:【展覽投稿】XXX展覽/活動:地點-XXX、時間-XXX
  • 投稿需知 *經篩選後,確定刊登才有回信。 *郵件附上展覽/活動相關檔案。 *新聞稿不審稿,工藝星球編輯部以客觀性角度編輯刊登。